捷佐展览服务捷佐展览服务捷佐展览服务周末去北京798体验一次艺术展,去成都东郊记忆观看一场音乐演出,去青岛啤酒厂了解啤酒的生产工艺如今,到城市里的一些网红工业遗产“打卡”,早已成了很多人休闲娱乐的方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让工业遗产再次引发关注。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如何?知识经济时代,应怎样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让其更好地“活”在当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九世纪后半叶洋务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业文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化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介绍,近年来,政府和民间都在关注工业遗产,在有效保护基础上,探索利用发展新模式,推动工业文化传承发展,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鞍山钢铁厂、旅顺船坞、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等11处工业遗产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工业遗产(试点);2018年,国营738厂、北京卫星制造厂、山海关桥梁厂等42处工业遗产成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2019年,北京珐琅厂、“工厂”旧址、营口造纸厂、上海造币厂等49处工业遗产成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此外,部分省市也开展了省级工业遗产的认定工作,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一些典型经验不断涌现,重视工业遗产的氛围正在形成。
老钢铁厂、旧船坞、废弃的酿酒作坊等虽然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它们依然沉淀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浸染着过往岁月的独特气息,承载着老一辈产业工人难以割舍的记忆。很多工业遗产都在保护利用过程中“浴火重生”,成为文创产业园、艺术区,重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然而,也有一些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中遭到破坏、损毁,有的甚至逐渐消亡。它们与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一同消失在了岁月之中。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孙星说,一些大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较好,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工业遗产缺少资金支持,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还有部分地方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并不重视,甚至急功近利,用宝贵的工业遗产来发展房地产。另外,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不像保护文物一样具有强制性,一些工业遗产并没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其“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
专家呼吁,亟须采取措施对工业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让工业遗产及其背后的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表示,要探索国家工业遗产利用新模式,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文化价值,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利用物质遗存及非物质遗存捷佐展览服务,形成各具特色的利用模式。
“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经历了几种模式,北京的798和上海的8号桥是第一代保护利用的典范,它们主要是以出租厂房经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景德镇陶溪川是第二代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博物馆,形成文化高地,让人们在这里能够追忆当年的繁华与精神。”孙星说。
工业博物馆是传承工业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一条路径。目前,我国国家级的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博物馆等有很多,但缺少国家工业博物馆,并且绝大部分工业大省或因工而兴的城市没有建设相应的工业博物馆,部分重要的领域也没有代表性的行业博物馆捷佐展览服务。
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馆,于2016年启动筹建,目前已正式运营。该博物馆设计有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城市候机厅、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航空主题餐厅等功能区,让民众“看得到航空、听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学生、游客和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并成为“2020年成都八大消费新场景之一”。
2019年9月,依托重钢原型钢厂部分工业遗存建设而成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开馆,很快吸引了大量人气。今年5月,重庆工业博物馆“百年风华重庆工业发展史”获得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专家认为,这说明人们对工业博物馆这种形式是认可的。《方案》提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支持设立重要工业遗产博物馆、专业性工业技术博物馆、传统行业博物馆等,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博物馆资源,建设智慧博物馆。鼓励设立省市工业博物馆,推动建设分行业、分区域工业博物馆体系。
“建设这些博物馆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网络形态。”孙星希望,工业博物馆能够拥有自己的特色,不应简单陈列,也不应全部都是体验,而是既要回顾历史,也要展现当代,甚至能够展望未来,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打造新型工业博物馆。
孙星表示,要围绕工业博物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链。特别是在开发利用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遗产过程中,建议除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外,还要鼓励建设孵化器,并植入产业功能,使其具有一定的产业带动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1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12条工业旅游线路,涵盖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遗址、工业博物馆、产业园区等多种工业旅游资源,串联了首钢工业遗址公园、798艺术区、北京汽车博物馆等众多特色旅游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业旅游在很多地方悄然走红。但也有游客反映,一些工业旅游比较单调,主要是参观老厂房、老物件,缺乏新意和趣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旅游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各地发展也不够均衡。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认为,工业旅游不是简单地参观工业遗产,工业旅游的规划设计方式不能过于粗暴,而是要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的属性和市场需求特征,借助工业遗产提供的舞台和场所,进行参与性业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植入、高新技术利用和相关活动策划。
工业遗产除了物质形态还有精神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自然文化遗存的特殊性,应突出强调其保护方式的灵活性,寓保护于利用之中,让工业文化融入群众生活,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我们完全可以把工业遗产变成城市的地标、亮丽的名片、网红打卡地。”孙星建议,发展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工业旅游、研学旅行,形成生产、旅游、教育、休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体验新模式。比如,我们正在推动工业文化研学,并已经形成了评估标准,主要目的是让广大中小学生能够参观体验汽车、航空、船舶、机器人等工业生产的场所或工业博物馆,让他们尽早接触工业、培养兴趣,这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大有裨益。
此外,孙星认为,要不断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将工业文化元素融入知识经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消费服务中,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发展工业创意产业,打造知识经济新业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工业遗产是人们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是一个区域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星说,未来,希望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希望政府能够进行更好引导,有更多资金来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使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记者 刘坤)
Copyright © 2002-2024 柔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浙ICP备2021023164号-5